聯(lián)系我們 |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

搜索表單

編者按:

國行公祭,法立典章。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十周年。十年來,每一次國家公祭都是一次對記憶的喚醒,一次對和平的呼喚。2024年,紀念館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特別欄目《國家公祭·十年》,回望國家公祭十年來的變與不變,共同鐫刻國家公祭十年的永恒記憶。今日推出第五篇《從一城到世界的永恒記憶》。

作為國家公祭儀式舉辦場所,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: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。2015年10月,《南京大屠殺檔案》入選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《世界記憶名錄》,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上升成為世界記憶。為了向世界傳播這段不容忘卻的歷史,紀念館發(fā)揮媒介作用,十年來搭建起融合傳播矩陣,合力發(fā)出緬懷之聲、警示之聲、和平之聲,構筑起銘記歷史、珍愛和平的永恒記憶。

從"1”到"11"? 

2014年國家立法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,紀念館僅微博1個新媒體平臺。隨著互聯(lián)網(wǎng)科技的發(fā)展,人們的閱讀習慣和介質都發(fā)生了改變。這些年,紀念館先后開通并建立了11個平臺賬號為一體的新媒體融合傳播矩陣。

從1000+到14000000+

紀念館在各新媒體平臺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內(nèi)容,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。網(wǎng)友數(shù)從最初的1000+到如今的14000000+。紀念館用一篇篇鏗鏘有力的文字,敲進人們的心靈深處:記住這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,警鐘長鳴、珍愛和平。

從一城到世界

紀念館融合傳播矩陣的網(wǎng)友范圍已從南京逐漸覆蓋到世界。海外以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日本等國家和地區(qū)的網(wǎng)友居多。35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群體約占7成。紀念館官微網(wǎng)友地區(qū)分布如下:

官方微信公眾號海外受眾中,排名前五的是:

“南京祭憶”海外媒體賬號開通以來,在Facebook和X(Twitter)兩大主流社交平臺上網(wǎng)友總量近90000人。

從20.3億到322.2億

紀念館官方微博#國家公祭#和#國家公祭日#雙話題閱讀量從2014年20.3億遞增至2023年322.2億。

這十年,從一天到全年,從一城到世界,從線下到線上,匯聚起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,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銘記和對未來和平美好生活的期許。

聯(lián)系我們 |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